编者按:近年来,我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实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科研工作驶入快车道,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学校获评“最佳科研生态位的民办本科院校”。近三年,我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科研项目10项,其中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1项。日前,我校校园记者深入采访了这群获批国家级、教育部科研项目的广商人,倾听他们严谨治学和潜心研究的精彩故事。
张哲老师
张哲,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讲课程《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综合英语》等课程,202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形象建构与对外传播策略研究”;2021年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湾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商英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广州商学院校级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学设计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在SCI期刊、SSCI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各1篇。多次获评“优秀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评“优秀论文”。
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小学语文老师,总是喜欢推着车下班,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孩子,一边走着,一边听讲故事……这一温馨的场景在张哲老师的记忆中犹如昨天。“我也是其中的孩子之一,自行车后的故事会,一听就是三四年。”在张哲老师的印象中,“成为一名老师”这一梦想有了具象化的样子,让自己心之所向。
始于对英语的喜欢,张哲老师本科主修英语教育,研究生深造翻译学,每一步都坚实地向着心中的热爱迈进。张哲老师与广州商学院的缘分始于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她的第一份职业选择到广商,踏上三尺讲台至今已整整12年头。“我见证了一个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广商。”张哲老师表示有幸见证学校蒸蒸日上的教学质量、日渐壮大的师资队伍、日新月异的办学条件,也有幸得益于学校的重视培养、严谨的教风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任教期间,自己与广商齐头并进,跨越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一个个目标。
教育舞台 导演梦想“剧”
张哲老师表示,站上讲台是自己从小的梦想,其背后的情感与责任是深刻而多层次的。自己常常沉浸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至于有时候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这种投入和专注让自己觉得时间仿佛变得特别短暂,每一次下课铃声的响起都感到意犹未尽。
在教学道路上,张哲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就像一个导演,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而学生则是舞台上耀眼的演员,专注发挥才华和特长,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一次上课对张哲老师来说,就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而她享受着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商务英语写作课上,张哲老师将自己导演的“戏”称为《面试》。她将“制作英文简历和撰写申请信”这一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知识点融入组建公司、应聘求职、模拟面试、商务交际等多个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职业生活、互评互改等环节掌握撰写英文简历、申请信等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我坚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与引导。”在张哲老师的教育哲学中,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她坚持以“两面镜子”去理解和引导学生,以“放大镜”的眼光去寻找捕捉学生的优点,以“缩小镜”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学生的缺点。在学生眼里,张哲老师则是出了名的“夸夸群主”,竖起大拇指为学生点赞是她在课堂上的经典手势。“You are amazing,I love you today,Excellent……张老师特别喜欢夸赞学生,她的课堂能给予学生满满的情绪价值”。她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无限潜力,适当的肯定和认可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对于存在缺点的学生,张哲老师也并非只是简单指出问题或批评学生,而是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或行为去引导学生改进和成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令张哲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喜欢坐着第一排但总是戴着耳机不听课的“挂科学生”,学生毕业多年返校,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真诚地说着感谢的话语、分享着即将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喜讯。在学生的记忆中,当时的张哲老师没有放弃自己,还主动联系引导、帮助补习,正是这潜移默化的鼓励和引导拉了站在迷茫十字路口的自己一把。学生的敬重和感恩,这让张哲老师深刻感受到“多年以后,依然被学生惦记着”是一名老师的荣耀。
科研征途 勇攀知识“峰”
当被问到更喜欢教学还是科研?张哲老师坚定地说“两个都喜欢”。十二年来,张哲老师为学生导演了一出出精彩“好戏”,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素材。在张哲老师的柜子里有10多本笔记本,记录着日常听课评课的感悟、大大小小的会议纪要、参加过的学术讲座笔记、高端论坛的学者发言重点……她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热爱教学且喜欢钻研,常问“为什么”且常回答“怎么干”。
近年来,我校搭建了很多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大力支持和鼓励师生开展应用性研究,增强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张哲老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在学校的博士沙龙、科研交流会、科研指导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中,总能看到张哲老师活跃的身影。2021年9月,在学校科研处组织的一场学术沙龙上,参会的老师积极分享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和存在的科研困难,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现场一对一“把脉问诊”,为与会老师开“科研处方”。“当时会场氛围很‘沸腾’,在专家指导和同行交流中,前沿的观点、创新的想法让自己茅塞顿开”,张哲老师激动地回忆道。当时刚获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她想着要拼一拼,再往前走一步。在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她带领团队将“科研灵感”写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申报书。经过多次的论证会和10多次的“本子”打磨,张哲老师主持的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形象建构与对外传播策略研究》获批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目前研究进展顺利,成果丰硕。
“我的团队是一支真的在做事、真心帮助我的团队”,谈起自己的课题团队,张哲老师心头眼里饱含感恩之情。她认为,真正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是一个奢侈品。团队成员志同道合、不计较名次,具有饱满的科研热情。从下载资料,到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数据与素材,再到课题申报书的打磨与润色提升,团队的力量为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张哲老师的印象尤其深刻的团队的细致和严谨。申报书的标点符号、行距字体……各个成员一行一行地认真看、一句句地反复读,每个人都能指出不同的细节问题。
谈到如何保持学术研究的热情,张哲老师分享道,“科研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们要运用好努力和成果良性循环这一妙招鼓励自己坚持和努力,要进一步激发取得一点点成果后的研究热情,一鼓作气。学术研究可能做了好几年都不一定有成果,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的反复深入,一个人做学问的功力会不断地提高,收获自然而然就会越深厚。期间,张哲老师很庆幸拥有支持和信任自己的家人,让自己拥有做好时间管理、放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资本。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她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相长 共绘成长“图”
张哲老师常说“科研是教学的源泉,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反哺教学。”在开展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她深受启发,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国际传播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张哲老师认为,一个人没有爱国意识的话,中文学得再好,外语学得再好,都无法真正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
在日常的教学中,张哲老师既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外语专业素养,并将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融入其中;也着重培养学生文化核心素养能力,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论文写作课上创设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在商务交际导论课上,组织学生组队开发、自行编写商务案例,引导学生换视角、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她将开展学术研究的经验经历充分发挥在指导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中,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当作在校最后一次提升自己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一次机会,具有现实的价值。张哲老师以积极角度指导多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大学四年青春答卷,多次被评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指导的论文多次获评“优秀论文”。
谈起职业目标,“希望学生能够成功”,张哲老师认为这是每个老师的梦想,希望学生专业知识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自信,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能够成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张哲老师表示,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接下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自己将不断更新和深化知识,进一步探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打磨教学技能,继续深入开展项目研究,力争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