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现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成果,5月19日上午,第三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在第九教学楼620室举行。本次大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奋根教授、副院长王立云教授、学校教学督导梁国英教授、学院教学督导陈霓副教授、学院教师杨斯月副教授担任评委。24支参赛团队、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
此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有76支团队报名参赛,最终有24支队伍在视频线上评比中脱颖而出进入现场比赛。现场比赛环节,参赛选手们围绕不同的思政课主题,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进行精彩的讲解和展示,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12名。
比赛结束后,学校教学督导梁国英教授作了精彩点评,对选手们的表现及比赛的周密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对选手们的授课内容、言语表达、PPT设计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梁国英教授对参赛选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善于从热点话题切入,注重知识点衔接与思想推导的完整性;二是要加强理论阐释,通过典型案例,从小切口深挖理论内涵;三是要合理融入AI技术增强课堂氛围感,保持课件设计的统一性与艺术性。
杜奋根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参赛选手展现出的理论素养与创新思维,强调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此次“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是思政课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此次比赛使同学们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体悟讲台风采,激励同学们以更深远的视角洞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杜奋根教授希望,广商学子走出课堂,迈上讲堂,走向社会,以新时代大学生视角诠释青年的理想担当,以学生意气探索广阔的思政天地,用青年热情书写思政的宏伟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也为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思政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学识技能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力量。
选手风采(一)
选手风采(二)
选手风采(三)
选手风采(四)
梁国英教授点评
杜奋根教授总结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