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5日,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组广东赛区决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决赛分为英语综合组和视听说组,每组十名选手。我院外语系邓辉敏老师以优异成绩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邓辉敏老师夺得视听说组二等奖。此次获得的比赛成绩是我院外语教学比赛获奖的历史突破。以下是邓老师关于创新教学的心得体会,供学院师生学习参考。
在领奖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喜悦而平静。过去5年在教学上作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现在我就自己在创新教学方面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从我的教育背景谈起。香港读研的经历虽然短暂,但为我开启了全新的视野,使我更乐于积极思考和求同存异。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黄国斌老师是但丁神曲的翻译者,精通7国语言。他在讲台上一人分饰几个角色,在哈姆雷特与叔叔间来回切换的生动表演使台下的我热泪盈眶,深深敬佩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也看到了每个人作为个体的无限潜能,决心要像他一样,给学生带去更多的正面影响。
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初到增城学院,我感觉到大家对学生的定位是:二级学院的学生懒惰,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这种观点虽然一定程度反映现实,但我更倾向于寻找自身的原因。作为教师,我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引导?到底是外界对他们的定位使他们也自怨自艾,停滞不前,还是他们资质真的欠缺,不堪教也?我想试一试,把学生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
于是,我把听说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得略高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听说交流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过级考试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要求。综合各种因素的考量,我初步整理出听说课基本的教学原则:基于课本,高于课本。
我摒弃照本宣科的陈旧教学理念,以课本主题为轴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难度略高的学习素材,为他们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首先,我深入了解学生,与不爱学习或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交流。经过了解,发现学生们“不爱学习”的原因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或者是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容易分神,或者是有畏难心理,听不懂就放弃了。这些困难成为了我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作为有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师,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去责怪学生懒惰或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结合以往的教学经历和留学期间的见闻,我认为学生是因为不适应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英国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肌肉运动型、群体型和个体型等等。他们在不同的模式中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视觉型的学习者听老师口头讲解时不容易接收和理解信息,而几幅彩图或一个图示就让他了然于心;肌肉运动型的学习者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而恰当的肢体活动会让他课堂表现更出色。
根据这些科学理论,我开始设计教案。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多样化将成为教案设计核心的原则。以教材为基础,我搜寻更多的与教学目标相符的课外素材,比如“太空”这一单元,我会把中国以及世界在太空探索方面最新的进展以听力或者视频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或者“和平”这一单元,我会与深化主题,与大家探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职能以及发展。然后,我将这些素材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将教学目标融合到各个环节,学生乐于参与,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收获知识。作为引导者,我穿梭于学生之间,适时地给出指引,通过控制时间和课堂管理来避免教学过于娱乐化。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达到语言和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我深信“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在多个环节中,我把这些看似跟教学目标无关,却对学生能产生深远影响的能力培养融入我的教学环节中,比如思维导图的运用和笔记技巧的训练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学院一次征文比赛中,学生认为“邓老师是我们最爱的老师,在她的帮助之下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发散思维”。学生受益良多,自然愿意跟随我走得更远。如此,我为自己往后更多的教学创新探索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平台。
此次比赛,我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实践,虽然不成熟,但是贵在创新,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认可。
我真心感谢外语系胡光忠主任对我不拘泥于课本,大胆革新的做法做出了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我坚定了教学创新的决心;而在比赛阶段,袁鑫副主任、督导组以及许多热心的同事对我的表现屡次给出中肯的评价和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才使我在决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我将继续兢兢业业,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做出更有价值的探索。
外语系邓辉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