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体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2014年旅游管理系新教学方案,旅游管理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继10月18-19日旅游管理系张习明老师主讲的《世界遗产学》课程组织2012级学生深入地丹霞山进行“世界遗产地旅游深度开发探寻之旅”现场教学活动后,结合《旅游休闲概论》课程的“古村落文化价值评判”现场教学正式启动。
11月9日早上,张习明老师带领2013级文化休闲产业管理方向45位学生驱车来到花都古村落进行现场教学,李加军老师和张楚珊老师一同前往观摩学习。
炭步镇塱头村是现场教学的第一站。塱头村是一条民风谆朴浓厚的古村落,该村古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为明清两代的建筑。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建成多座祠堂、书室、古庙、古巷、古炮楼和居民住宅古屋群,共计388座。虽说经历了宋、元、明、清、等民国800多年的洗礼,但时至今天,依然散发着深厚的历史魅力,列入首批“广东古村落”的头衔。
塱头村石牌坊集体照
学生考察塱头村现场
炭步镇茶塘村是现场教学的第二站。茶塘村古建筑群由古庙、祠堂和书舍组成,面对一个长长的池塘一字排开,连绵数百米,蔚为壮观。该村今分北、中、南三社,梳式布局,有一条由两块花岗岩条石铺成的石板路贯穿全村。村民多姓汤,汤姓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村头有棵百年古榕,村前地坪开阔,地坪前有3个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水塘,环境幽雅。
茶塘村洪圣古庙前集体合影
新华镇三华村资政大夫词古建筑群是现场教学的第三站。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以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美、保存之好,在花都、广州乃至广东全省都是极为罕有的,可以说是我国岭南民间艺术建筑的又一典型。因此已被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书院(灰塑工艺馆专题展览室)前集体合影
通过直接深入到花都古村落进行现场教学的形式,直观讲述如何对古村落进行开发和保护、如何解决古村古镇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的理解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对日后该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本次现场教学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在游玩中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