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配合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校法学院、经济学院携手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共同成立“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3月6日,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法学院第四行政楼407会议室举行。出席揭牌仪式的有我校法学院执行院长唐犀、经济学院副院长张绍合和相关教师代表,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副会长陈永健、副秘书长刘思妍、会员代表邓惠琪。
会上,唐犀、张绍合分别详细介绍了我校法学院和经济学院在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以及科研等方面取得的优势与成果。
唐犀对法学院的办学及科研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他指出,法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强,师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配比合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成果突出,校政(企)合作平台建设完善,现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未来,希望各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教学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张绍合介绍了经济学院的办学及科研情况。他表示,经济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着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期待各方在“法商融合”的理念下,以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共同开展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与我校法学院、经济学院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不少实质成效,曾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圆桌论坛暨湾区发展新思考》等活动。各方长期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法治领域的关键问题,希望未来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作出进一步贡献。基于过往良好合作基础,也为更好配合国家发展的需要,共同成立“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陈永健表示,“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将会是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未来的重点发展机构,中心以“立足国家战略,驱动产业创新;赋能企业全周期成长,构建全球化竞争力”为核心使命。希望双方在未来能够共建更高质量的合作关系,进行更有效的资源共享,助力大湾区的经济与法治建设。
揭牌仪式后,陈永健代表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分别向法学院、经济学院代表颁发顾问聘书,随后进入双方交流环节。
未来,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将通过整合法学、经济学与澳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学术研究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该中心将融合我校“法商融合”的教学理念,联合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培养高质量涉外人才,助力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等专业建设;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加强与业界、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我校法学、经济学学科的国际化进程。此外,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将针对中资企业“出海”的法治保障等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助力我校高级别课题的研究和申报工作,为大湾区的经济与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立足国家战略,驱动产业创新,赋能企业全周期成长,构建全球化竞争力”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成为连接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的战略枢纽。中心将紧密围绕国家“双循环”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通过深度研究,动态解析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与技术创新动向,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精准支撑。与此同时,中心将在企业赋能层面,构建“诊断-匹配-护航”闭环服务体系:面向初创期企业提供技术商业化路径设计,成长期企业对接供应链与资本资源,推动企业出海发展。
持正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
唐犀发言
张绍合发言
陈永健发言
聘书颁发仪式(一)
聘书颁发仪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