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营造全校重视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氛围,推动我校教学队伍质量提升,我校以推荐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和申报广东省一流课程为契机,7月至8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活动,包括一流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培训、省级一流课程申报遴选、一流课程培训打磨等。9月中旬,我校完成全部省一流课程申报材料报送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复赛作品的上传工作,开启了课程建设新征程,推进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精心部署,聚焦一流课程。今年我校迎来第三轮省一流课程评审。为帮助我校教师了解课程建设方向和标准,提高课程在教学竞赛的获奖率和获省级一流课程的认定率,教务处立足以评促建,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同时,教务处加强了对课程建设和有关申报的培训力度,改单一申报评审为申报前动员培训、申报评审、评审后一对一深度打磨的完整闭环的三环节教研教改活动。
积极动员,凝聚课程共识。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参赛和省一流课程申报前,教务处面向全校任课教师组织参赛和申报动员培训,邀请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陆芳教授和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后李艳教授进行一流课程申报和建设培训。陆芳教授以“明方向、抓落实、勤复盘、常迭代,在教学创新和常态化教学中育一流本科人才”为主题,结合担任省级、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委和指导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切身体会,分享了一流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经验。李艳教授以“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为主题,结合担任一流本科课程评委和成功申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课程设计大赛奖的切身体会,分享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的经验。教务处还组织教师参加了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组委会开展的线上系列参赛培训。
精确遴选,公平公正推荐。7月初,教务处发文组织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和广东省一流课程申报遴选推荐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团队积极申报,并及时跟进申报进展情况。二级学院积极动员任课教师申报,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全校共有18个参赛团队申请参加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27门符合条件的课程申报省一流课程。7月底至8月初,教务处组织担任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流课程申报的评委和省一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的5名校外专家,对我校的参赛材料和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意见,教务处决定推荐客户关系管理、法律职业伦理、图形创意、设计概论、英语阅读II、管理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大学英语I共8门课程申报省级一流课程;推荐数据结构、品牌策划、兼并与收购3门课程教学团队参加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8月中旬,3门课程均已进入复赛推荐名单。
精细打磨,瞄准质量提升。8月底,教务处先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熊建文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部部长刘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高级实验师陆芳教授,对拟推荐省级一流课程的8门课程进行了三轮“一对一”培训打磨。8门拟推荐省级一流课程和梯队培养的4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教务处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参加现场会议,教学副院长、部分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参加线上会议。三位专家解读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流课程建设文件和评审标准;根据我校申报一流课程类型的实际,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服务的视角,重点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线下一流课程的评审指标及观测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对拟推荐省级一流课程的8门课程的申报材料进行了细致具体的点评和指导。三位专家结合自身担任一流课程评委、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素材和启发,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申报省级一流课程的信心。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和核心要素。9月初,教务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协助课程团队对部分课程视频和教学资源进行录制和编辑完善。8门推荐申报省一流课程的课程团队根据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申报材料,并于9月11日完成了全部申报材料上传报送;3门参加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复赛作品也已完善,并于9月中旬完成上传。学校将以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为起点,以评促建、以赛代练,带动我校在新学年全面开展新一轮课程建设,逐渐淘汰“水课”,力争人人有“金课”。
陆芳教授培训现场(一)
陆芳教授培训现场(二)
李艳教授培训现场
熊建文教授培训现场
刘美教授开展线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