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信仰教育研习班,帮助学生走“近”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信仰教育研习班的发起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权麟春教授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信仰,就好比人生有了自己的方向盘,知道了自己前行的动力和目标在哪里。”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人生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仰教育研习班中的“信仰”,主要特指“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习、研究、思考。信仰教育研习班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个人的思想行为联系起来,阅读和学习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联系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行剖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今信仰教育研习班第四期已经开班,权麟春教授希望通过持续开办信仰教育研习班,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信仰教育研习班中,让同学们在信仰导师的带领下认真研读经典著作,让同学们走近马克思,深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从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创新学习方式,充当信仰引路人
目前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未能深入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与价值。信仰教育研习班的信仰导师秉承着“让大学生树立信仰,坚定信仰”的理念,带动学生一起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遨游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一步步坚定信仰。
作为信仰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陈流芳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学子坚定信仰的呢?陈流芳认为,同学们至少学习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或者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陈流芳介绍了讲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因及目的。“这不仅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篇重要文章,而且是一篇基础性、经典性的文章,对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该书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并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构想展现出来,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起着决定性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陈流芳谈到:“信仰教育研习班以信仰导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们一步一步走‘近’马克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心灵之约”活动。本次活动由15支队伍参加,每位思政老师先在自己所教班级里进行选拔,再确定1至5位优秀者组成参赛团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朗诵、演讲、歌舞剧、采访秀、合唱、歌曲说唱等,表演内容都与主题密切相关。通过创新学习的方式,让信仰研习班的学员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扣好人生扣子,信仰教育初显成效
每个人都需要有信仰的指导,缺乏信仰的人生,是迷茫空洞的。巴金有言:“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一切痛苦,而来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因而,信仰教育研习班的开设显得弥足重要。开班四期,效果初显。那么,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给同学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主持调查的信仰导师王璇介绍:“这次调查以信仰教育研习班成员为对象开展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据调查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大学生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的培训与学习密切相关;大学生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学习前后,大学生入党志愿以及大学生对国家时政新闻等问题的关注有着显著差异。”王璇认为,目前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缺乏,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很模糊。据调查统计(图1所示),63.34%的大学生认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非常重要”,34.4%的大学生认为进行马克思信仰教育“比较重要”。而通过进一步调查(图2所示),在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之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非常了解”的大学生仅占3.4%,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了解仅处于“比较了解”以及“了解一点”的程度。她表示,可以看得出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开展马克思信仰教育。
图1
图2
在进一步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的认可程度”的分析中,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对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表示赞成和支持,并且认为有极大的作用。王璇谈到:“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高达97.7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非常必要,86.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参加本校举办的信仰教育研习班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72.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信仰教育研习班的学习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53.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信仰教育研习班的学习可以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其理论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还有42.7%的大学生认为信仰教育研习班的开展能够促进校园理论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之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有60.45%;而在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后,立志成为共产党员的大学生比例上升到了72.81%。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前,每天关注时政新闻的大学生比例为13.7%,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后上升到31%;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前,不太关注时政新闻的大学生比例为18.23%,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后下降到4.0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璇对调查结果表示欣慰:“这说明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指导。这种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同学们的人生。正确信仰的指导,会指引着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树立坚定信仰,与信仰同行
信仰是人生存的根基,信仰是人成长的指路明灯。对大学生而言,有信仰的青春不迷茫。
2016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黄丽芳被研习班的氛围深深吸引,她喜欢和有共同信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使她的生活更有目标,学习更有方向。在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后,她认为信仰就是坚信正确的观点、理论,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研习班的学习中,她对阅读、分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一部分印象深刻,她认为分享的过程很精彩。
参加第三期信仰教育研习班的2017级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张焕芬回忆,在研习班上,老师带着学生们研读经典,大家通过研读经典了解伟人的思想,感悟理论的魅力。开班仪式上老师解读《共产党宣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喧嚣的时代有必要重拾经典,在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领悟伟人面对不同境遇时的不同选择。通过研习班,自己对于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更加清晰。”
2018级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余洁,是第四期信仰教育研习班开班发言的学生代表。她认为信仰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盏明灯,在失意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指引她走向光明。学习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后,马克思主义影响着她的生活,拓展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思想认识。作为新一代年轻人,她希望不辱使命,不负期许,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
2017级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詹擎洪提出,他的室友们都参加了信仰教育研习班,而他没有参加。他表示:“在上思政课的时候,有时候老师提出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室友们都能够踊跃地回答,而我则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回答。”对比之下,詹擎洪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
2018级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陈文卫表示,很遗憾没有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他说道:“在思政课上,总能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指导实践,认识世界。而自己常常像一只无头苍蝇,懵懂无知,没有方向。”他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学生通过参加信仰教育研习班,树立信仰,坚定信仰,与信仰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开展信仰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增强本领,勇于担当,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陈流芳授课现场
王璇授课现场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心灵之约”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