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校长助理李汉君教授受邀出席“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大湾区产业升级”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6月25日,我校校长助理、经济学博士、李汉君教授受邀出席横琴智慧金融论坛“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大湾区产业升级”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特征、影响与对策”的主旨发言。
李汉君教授作主旨发言
  对于影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因素和开始的时间,李汉君教授认为: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各国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虽然支持制造业回流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但与2017年全球贸易战后开始的制造业回流、短链、脱钩,政治化、阵营团伙化,围堵中国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是不同的。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只是全球产业链的调整,而2017年贸易战和中美贸易冲突后,才是全球产业链的分化与重构。认为:美国掀起贸易战,开启全球产业链的分化与重构;新冠疫情使产业链的安全受到冲击,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俄乌冲突和制裁给产业链带来更大的冲击,全球产业链分裂。
  关于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特征,李汉君教授认为:全球产业链重构具有短链化;产业链本土化;区域化、周边化;需求市场化;政治化、阵营化;区域协定、区域安排的重要性提升;全球产业链可能裂变为一个世界与三个核心等特征。
关于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对中国影响,李汉君教授认为:对中国产业链稳定、产业链升级、产业链安全、先进制造业发展造成冲击和挑战。但我国有产业基础、市场规模、要素供给等优势。促进全球产业链发展是核心利益和诉求;我们要防止断链、脱钩;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保持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快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
  对于中国应对多重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对策,李汉君教授提出,一是减轻劳动力的私人成本,增加劳动力的社会成本,发挥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劳动力资源密集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创造条件,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二是积极促进国内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鼓励内迁和重组,对产业外迁持开放态度,不限制不鼓励,对内迁和重组实行鼓励政策。防止过早“去工业化”,在劳动力家乡、成本低的地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加工。中国可以执行梯度税收优惠。以税收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加强省际协调,减少横向税收竞争。三是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完整产业链。四是加快中国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五是打造全球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以“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链主企业”,即规模超大的平台型或者产业整合型企业。六是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七是实现进出口平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八是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九是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十是积极推动区域层面、全球层面的多边经济合作。十一是建设性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积极推进多双边区域规则谈判。十二是充分发挥RCEP在亚太产业链合作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