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我校经济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十五五”时期提振广东消费主题研讨会在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及广东省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汇聚国内顶尖学者智慧,共同谋划“十五五”时期广东消费扩容提质的新路径与新策略。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湘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广州商学院和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会等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我校副校长邹新月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广州商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广州商学院作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与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先后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工作站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经济研究院的建设既需要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期待与会专家为研究院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消费经济研究走向深入。
在成果发布环节,经济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经济研究院院长夏杰长教授发布了题为《“十五五”时期广东消费发展趋势、独特优势与提振策略》的智库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广东消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优势,提出在“十五五”时期,广东应充分发挥人口规模大、产业结构优、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等独特条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场景创新与消费政策协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消费中心。该报告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的首份系统性成果,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专家研讨环节由科研处处长邴萍萍教授主持,为会议营造了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十余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广东金融学院校长易行健教授以《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潜力释放》为题进行了深度阐述。他精准剖析了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支撑在于内需潜力的有效释放。他强调,未来政策应着力于稳定就业预期、持续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系统解决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深层难题,为夯实国内大循环基础提供持久动力。
北京大学杨汝岱教授表示,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需实现从传统“生产导向”向现代“需求导向”的根本性转变。他结合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实践,论证了如何通过需求侧的精准牵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产业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消费升级与市场新需求,从而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在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郭家宏教授从历史与社会的交叉视角提供了长期观察;华南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与暨南大学陈林教授则分别从传播学与市场环境角度探讨了消费风尚引领与品质消费促进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倪红福教授深入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消费升级的匹配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徐雅雯副社长与湘潭大学廖文婷副编审强调了学术成果的政策转化价值;南京邮电大学王文姬副教授聚焦于数字消费与新业态模式;深圳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会会长刘晓东则探讨了先进制造业与消费市场协同发展的深圳实践。
我校经济学院副院长吴昱教授对这次研讨会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消费经济领域的高水平智力资源,形成了多项具有理论深度与政策价值的研究观点,为广东提振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广州商学院将持续加强与各界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经济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学术力量。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对消费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广州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智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邹新月教授讲话

夏杰长教授发布智库报告

邴萍萍教授主持研讨会

广东金融学院易行健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杨汝岱教授作报告

吴昱教授总结讲话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