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我校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2025年第九次会议

11月7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四楼会议室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2025年第九次会议。学校领导、“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我校名誉校长、“发展咨询委员会”主席李晓教授主持。

外国语学院围绕“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开展“大实践工程”,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以学生需求为锚点、以学分改革为杠杆、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师资建设为支撑的多元育人个性化平台。

艺术设计学院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设计”的办学理念推进,在现行框架下增设跨学科选课、实践平台,优化课程设置,实施有质量的通识教育,强化多元个性化学分认定,遵循艺术学科自律性,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闭环,助力艺术生个性发展。

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立足实际情况开展调研,以“一核三化四适配”为总体定位目标,聚焦学分制改革,着力构建“商工融合”的差异化发展生态,重点打造“分层分类+精准激励”的个性化成长路径,提出弹性学制、增加课程供给、认定个性化创新学分、构建项目实践教学的新范式设想,明确了个性化培养落地、学分制改革适配及二者协同的核心问题与困难。

李晓教授对三个学院的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凝练专业特色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他表示,在AI冲击语言工具属性的当下,外国语学院要始终将教学改革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置于重要位置,探索“外语+”模式创新,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艺术设计学院要聚焦于AI技术赋能教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平台拓展等方面,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要将教学、科研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培养,也为学院自身发展开拓新路径。

李晓教授指出,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核心目标与根本方向,学分制改革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自然结果,各学院要自下而上地总结研究在推行个性化培养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形成能够支撑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合广商学生特点的学分制改革方案。他就进一步深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制改革设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建立由“核心课程”与“模块化选修课”构成的科学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确保专业底线的扎实,模块化选修课则真正赋予学生选择权,实现个性化发展。二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推动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注重课堂的互动与启发,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三是要依据学校要求做好统一规划,让课程建设既贴合自身特色、深耕实践,又能对标学校整体部署,通过差异化教学路径,让学生掌握基本功将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高质量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李润祯摄-0257.jpg

李晓教授讲话

拼.jpg

学院汇报

李润祯摄-0128.jpg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