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法学院开创法学教学与司法审判“双赢”的新局面

编者按:学校校长杨文轩教授提出“一学院一特色,一专业一品牌”发展理念后,各二级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校政、校企、校行多方协同育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模式多元、形式多样、地点多个、评价多维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丰富,成效明显。
  
  九龙法庭实践教学基地是法学院(简称法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九龙法庭(简称九龙法庭)共建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始建于2012年,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基本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基层司法审判工作所需的法律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服务理念。经过四年多的培育、建设和创新,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广东省基层司法实践与高校专业教学合作最为深入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之一。法学院与九龙法庭共同创新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律咨询等实践教学模式,现已具备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比较成熟的合作经验。
   一、法庭建在高校校园内,乃广东省首创及唯一
  九龙法庭建在广州商学院校园里,是广东省内首个办公地址设在高校的基层人民法庭,其办公地点距离法学院教学楼不到200米,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极大便利和满足了法学实践教学的需求。
  目前国内法学院系和法院合作开展应用型法学教育的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同,但是大多数合作限于师资双向流动、课题研究、庭审观摩或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等方面,能够参与的学生人数及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时间都非常有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受高校和法院不同区位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九龙法庭实践教学基地则消除了这个最大的障碍,使双方合作办学落到实处。
  广州商学院提供场地给九龙法庭办公,九龙法庭把其数字审判庭(第一法庭)、第二法庭和诉前联调工作室、信访接待室等业务办公室设在广州商学院内。双方在高层次人才培训、专题课题调研、实训基地建设、学术研究互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成现代司法实务与传统理论教学的深度结合。
  对于法庭建在高校内的意义,时任九龙法庭庭长余炳奎表示,高校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与优秀的法学教育专家,法庭建在学校内,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信访接待、文书记录等工作;另一方面法庭也可以借助高校的优势和教授们探讨问题,加强对法庭工作人员的培训,促进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为推动九龙法庭不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广商法学院九龙法庭实践基地
 
   二、开展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教学改革
  双方依托九龙法庭实践教学基地,在模拟法庭、旁听庭审、诉前联调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创新了高校与法院合作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形式,前期实践教学改革和成果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1 模拟法庭   共建“法庭出题、法官担任主审法官、学生担任陪审法官、学生分组对抗、法官总结点评”的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
2 旁听审判   九龙法庭向法律系通报法庭排期开庭的信息,学生随时参加旁听庭审活动。
3 法庭实习   近两年约50名学生先后在法庭实习,参与立案庭审等工作。
4 诉前联调   约9名学生先后担任九龙法庭的调解员,主要协助九龙法庭开展诉前的调节工作。
5 志愿者服务站   约有50名学生进入九龙法庭志愿者服务站工作,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诉讼指引等服务。
6 送法下乡与法律咨询   约有120名学生参加送法下乡与法律咨询活动,“阳光普法服务队”被评为2013年“广东省法律援助实践服务重点团队”。
7 课题研究与审判实务调研   教师与九龙法庭就征地拆迁等问题共同申报科研课题。
8 法庭开放日   以座谈会的形式促进法官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举行模拟法庭,在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在上述合作项目中,目前双方合作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已形成长效稳定的机制。“法庭出题,法官担任主审法官,学生担任陪审法官,学生分组对抗,法官总结点评”的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已成为双方合作的亮点,并受到黄埔区领导的充分肯定。该模拟法庭与其他高校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1.实战型的思路贯彻整个模拟法庭
  目前各高校法律院系都普遍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一方面学生熟悉了庭审程序,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学生对法学专业的认同度,但不是实践型的。法学院与九龙法庭合作之初,就将实战型的思路贯彻整个模拟法庭过程中。首先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杜绝“彩排”,原告组、被告组和审判组分头准备相应材料及熟悉相关流程,而不是按照既定的“台本”背台词。其次,按照法律中明确规定的条件及期限亲临九龙法庭完成立案等工作,并真正由法庭确定开庭时间。最后,学生不仅要完成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等基本文书的写作,各自提出的证据也要全部制作出来,作为归档材料。
   2.法官指导大大提升了模拟法庭的规格和影响力
  由于九龙法庭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一直以来我们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得到了该庭法官及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可以随时前往校内的九龙法庭观摩庭审并向法官提问学习。此外,立案等工作也全部在九龙法庭在法官们的指导下完成。最后的庭审环节,九龙法庭四年来一直委派庭长、副庭长及相关工作人员支持学生的活动,法官们参与观摩、点评并与师生互动。真正法官的全程参与提高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参与一次活动,而是经历一次真正的诉讼。
九龙法庭副庭长张惠滨点评学生庭审情况
 
   3.形成了前期准备—庭审—卷宗整理的完整链条
  学院的模拟法庭不仅仅是一次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活动,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基于此,学院的模拟法庭在庭审前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庭审过程中的一系列材料不是道具,是实实在在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和文书,庭审后还要完成卷宗材料的整理及归档工作,整个流程完全还原现实生活中纠纷的处理,学生接受的是一套完整、复合性训练。
  此外相对于其他高校法学院系,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学院的学生参与旁听庭审的机会大大增加。九龙法庭定期把其“庭审排期表”送达给法学院,学院可根据排期表,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 接受“实战训练”。庭审结束后,九龙法庭的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亲切地为师生们解答审判案件的疑问。学生们通过旁听真实的庭审,直接观看审判长的讯问、双方律师之间的辩论以及原被告双方的诉求,更深刻了解法庭的审判过程,增强司法认知,坚定法治信仰。利用这一优势,学院的民法、民商法实务、民事诉讼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加大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力度,由任课教师通过带队旁听,结合真实的庭审案例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既能将枯燥的书本内容形象化,与此同时也帮助了学生了解法庭工作全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加大教学资源建设投入将合作引向深入
  目前法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并开展司法实务类课程的教学。为了配合日常教学需要,目前已经建成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三个专业实验室,包括一个中等规模的模拟法庭、一个人民调解室以及一个速录室。模拟法庭配置了能容纳200人左右的听众席,具有模拟审判功能的审判区及相应设备。速录室配备了五十一台最新的速录设备,能较好满足基层司法审判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下一步拟进一步合作建设法律诊所、调解室等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案件办理的实践机会。
法学院学生在九龙法庭实习
 
   四、立足于服务社会的目标,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2015年12月,学校“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站”落户九龙法庭,这是法学院与九龙法庭继续开展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服务社会的进一步延伸与深化。工作站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引领,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为目标,通过为社区居民、村镇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思想疏导等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提高学生司法实践能力,为中新知识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贡献力量。
  此外,法学院还与九龙法庭共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九龙镇的居民为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法学院师生和九龙法庭工作人员合作制作法治宣传手册、宣传画。法学院的教师、学生和九龙法庭工作人员在流动摊位为九龙镇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群众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并收集群众意见。通过实务训练,让学生将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动多样的法律实践中接触社会生活,深化理论认识,学会是非判断,培养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黄埔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邓丹云与法学院师生交流
 
   五、广泛的社会影响坚定了学院法学教学改革的信心与决心
  经过四年多的培育和建设,法学院与九龙法庭通过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600 余名学生,年平均毕业率和学位通过率都在98%以上,司法考试通过率15%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法学专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形势下,报考学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提升,这充分说明学校独特的法学专业办学模式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通过拓展和延长实践教学链条,丰富了教学内容,形成“理论教学——司法审判实践——社会服务”的新型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经过司法审判实践之后,在毕业时能够较迅速地独立承担案件审判、法律援助、司法速录等基层法律工作任务。在基层司法实务服务方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为黄埔区的社会综合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为此作了专门报道。
南方卫视报道九龙法庭设在广州商学院内
 
  法学院与九龙法庭共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促进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紧密结合,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深度衔接,共同开创法学专业教学和司法审判工作“双赢”的新局面!
(编辑|王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