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四楼会议室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2025年第七次会议,研讨学分制改革事宜,进一步推动学校个性化人才培养。学校领导、“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我校名誉校长、“发展咨询委员会”主席李晓教授主持。
李晓教授指出,在时代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人性化人才培养新路径。会计学院的试点工作是将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的育人模式的有效尝试,一年以来取得了众多值得肯定的成绩。在未来工作中,学校将持续优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学生成长多维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以个性化人才培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各二级学院要继续在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度重视教师团队素质与能力提升,针对考研、考公、留学等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需求,全面落实“一师一基地,一师一优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协作联动形成合力,着力推动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落地落细。
李晓教授提出,传统的“标准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技术发展的巨大冲击,学分制改革刻不容缓。全校上下要做到积极推进、小步快跑、不断摸索,强化目标、动力、方法正向驱动,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他强调,要重构教学知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单一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要推进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材一体化建设,打造沉浸式课堂,增强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深度解析学习方式转变与授课模式的内在联系,结合AI系统辅助学习,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样态;要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深化AI评价体系优势,全面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力求让每个来到广商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学校副校长熊建文教授表示,教学改革要在探究中推进,在推进中加速,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逐步推进;要坚持规则下的灵活,敢创中的新规,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模式;要匹配学生需求,聚焦“实习+就业”双轨并进,强化岗位资源与培养衔接,真正打通从课堂到实习、就业的全链条通道。
会上,会计学院副院长谢伟峰围绕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进度、举措、取得成绩、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等方面全面汇报了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他指出,会计学院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学业导师,形成个性化“四微模式”,实现三课堂交叉融合互动,建构“数、智、虚、网”一体化促进支持成功学习的环境,推进“师——生——机”三元协同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
与会委员就《广州商学院“学年学分制改革”(英才培养计划)方案(草案)》,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交流了自己对学分制改革的认识,以及学院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学分制改革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改进措施。
李晓讲话
熊建文讲话
谢伟峰作汇报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