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先生做客“广商大讲堂”深度解析数字货币发展的真相

12月7日上午,中国银行原副行长、SWIFT首任中国大陆董事王永利先生做客我校“广商大讲堂”总第15讲(人文社会科学讲堂第11讲),深度解析数字货币发展的真相。郑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裴晓涛,我校执行董事长郭小聪、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和媒体朋友们在求真文化中心参加活动。

在近三个小时的专题讲座中,王永利先生以《比特币、美元与美国》为主题,从美国大选后比特币突破每枚10万美元历史高点这一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现象导入,结合自身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着货币的诞生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变化侃侃而谈,深度解读了实物货币如何转变成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所需要的新投放方式、信贷投放给货币带来的变化等货币变革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影响,全面剖析了货币发展对世界经济金融管理带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就准确把握货币的本质与发展方向,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态度鲜明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王永利先生提到,始于2009年初,全新的比特币创世区块推出,第一批50个比特币面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各种“数字货币”的概念风起云涌。他认为,比特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资产。它具有自我高度封闭、安全性强的特点。就“比特币能不能成为一种货币”这一问题,王永利先生提出,比特币挖矿产币和分布式记账耗能和成本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难以满足现实世界对货币支付的需要,因此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尽管比特币体系在“币”的设计上高度仿照黄金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但并没有黄金支撑,不属于“纸黄金”,一旦失去信任,将失去价值,存在巨大风险隐患。

王永利先生提出,货币是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货币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基本功能是支付手段与价值储藏;货币从最初的商品实物货币,发展到国家规制化的金属货币,再发展到金属本位制的纸币,进一步发展到完全脱离商品实物的纯粹信用货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过程看起来是脱实向虚,但恰恰是可交易财富的价值无限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必然选择。

在探讨黄金发展历程时,王永利先生认为,黄金作为全世界范围最广、时间最久的货币,逐渐退出货币舞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外部政策因素影响。1971年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承诺,打破原有货币体系格局,促使黄金退出货币舞台,各国货币转向纯粹信用货币。二是从货币自身发展规律来看,货币要服务于交换交易,其本质要求币值基本稳定且总量随可交易财富价值总额变化而变。以黄金等具体实物为本位,实物的有限性难以跟上可交易财富价值的无限增长,易导致货币严重短缺,阻碍交换交易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保证在充分供应基础上维持币值基本稳定,货币必然要从具体实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纯粹的信用货币,朝着数字化、无形化、智能化迈进,这使得黄金回归可交易财富本原,退出货币角色。王永利先生表示,信用货币是货币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不可逆转的,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加强风险控制。

王永利先生提出,货币要成为流动性最强的价值通证,就需要得到最高等级信用保护。他解释道,所谓信用货币的“信用”,不是发行货币的机构(如央行)自身的信用,也不是政府或财政自身的信用,更不是通过贷款等方式投放货币的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而是整个国家的信用,是建立在整个国家可交换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国家信用。在国家主权独立情况下,最高信用只能是国家主权,需要国家主权对财富与货币实施双边保护,才能使货币总量与价值总额相互对应,保持币值基本稳定,因此信用货币也就表现为国家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王永利先生认为,“要重新回归金属铸币或金属本位制,或为货币重新‘寻锚’,推行货币非国家化、打造超主权世界货币,都是难以成功的。”

“在任何一个国家,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逐步消退,货币政策的中心只关注物价变动,只保证币值的稳定都是很难做到的。”王永利先生指出,货币不再是央行的信用与负债,是国家将货币印制与监管的特权赋予央行,所以,央行的利润,除国家许可部分外,都要上缴国家财政。货币也不是政府的信用与负债,即货币不等于政府债务,不是以政府税费收入为支撑的。

王永利先生提出,信用货币需要新的投放渠道。货币投放渠道主要有:一是货币投放机构购买储备物,比如买黄金、买外汇等等,投放基础货币;二是货币投放机构以信贷的方式来借出货币,使得信贷投放成为信用货币最主要最根本的渠道或方式。信贷投放的货币,必须按照约定还本付息,而不能无偿发放,因为这属于财政功能。他强调,信贷投放是信用货币的投放主体,信贷资产的质量就成为影响货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能收回的信贷本息损失,就成为货币超发,全社会要健全及时足额计提损失拨备或直接核销处理等一系列对应的管理条例,加强信用管控,不允许货币的严重超发,减少货币超发影响。

“不理解信贷投放,就难以真正理解信用货币。”王永利先生强调我们要理解货币,特别是信用货币,一是要穿透表象看本质,不能把货币的载体和表现形态等同于货币本身;二是要理解货币不再跟任何具体的实物挂钩,信用货币是货币发展的必然方向;三是要理解当前货币运行方式不再是以现金收付为主,而是通过存款账户的转账支付、记账清算为主。

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王永利先生认为美元能成为头号国际货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美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程度深。二是二战后美国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新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国际中心货币地位。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来崩溃,但是世界格局没有出现重大改变,美元供应又促进了经济金融全球化,使其国际地位难以被撼动。

王永利先生认为,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其地位赋予美国诸多特权。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能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深刻影响,美国由此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谋取最大利益,甚至对他国进行恶意打压,形成美元的国际霸权。他还提到,“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出或流入,对货币及金融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应对不好会造成巨大风险。过度追求虚拟经济,会抑制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全社会脱实向虚等情况,危害长远发展基础。”而对于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设想,王永利先生认为难以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化治理滞后,国际社会难以对强大的货币发行国形成有效约束,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竞争激烈,超主权货币面临巨大外部阻碍。

二是从历史发展来看,虽早有货币非国家化、超主权化思潮与探索,但无论是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货币,还是SDR、Libra、金砖币等与一篮子主权货币挂钩的设想,均未成功,最多成为特殊储备或新型数字资产,无法取代主权货币及主权货币数字化形式。

三是欧元作为“区域主权货币”,因成员国主权未高度统一,管理不善,难以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中心货币。

四是与单一国家主权货币固定比例挂钩的“稳定币”本质只是代币,难以在更广泛层面取代或颠覆挂钩货币,限制了超主权货币构建模式的可行性。

王永利先生强调,比特币属于纯粹的“链生资产”,不与主权货币兑换都难以产生游戏以外的价值。比特币区块链属于完全封闭的自娱体系,难以解决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其挖矿、交易(包括现货交易、期货和衍生品交易、ETF等)都不是问题,但面向社会公众的交易平台必须得到严密监管,避免操控欺诈等行为。最需要监管的是主权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兑换与转移,防止主权货币通过比特币等进行洗钱、贿赂、恐怖输送等。这是比特币目前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对此必须加强国际联合监管,美国理应承担国际责任,发挥应有的主要作用。

讲座现场,王永利先生与师生亲切互动,围绕比特币对传统金融的挑战、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发生的变化、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中国期货市场变革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以具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专业见解,揭开了数字货币神秘的面纱,拓宽了我校师生的知识视野,为大家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与思想的启迪。

在“以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全球为背景的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会发生什么变化?美元的地位会受到影响吗?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是如何”这一问题的探讨中,王永利先生认为,美元是主权货币,它基于美国国家信用支持。美联储黄金储备超过8133吨,属于世界第一,但在美元总量中占比很小,美元的信用与国际地位并不取决于黄金储备的数量,而取决于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如果美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地位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很难被取代,除非美国自己犯下颠覆性错误主动削弱美元地位。他强调,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冬丽老师说:“王永利先生的讲座循循善诱、丝丝入扣。他从比特币的诞生、演变与本质讲起,逐步延伸到国家主权货币,深度剖析了比特币、美元与美国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会将今日所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笃学不倦,引导他们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为金融创新以及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郑斯漫同学认为,王永利先生的讲座仿若一把钥匙,开启了自己对金融及其领域兴趣的大门。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将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范畴,而更应关注国际新闻,洞察金融界的动态变迁,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边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富培粤同学表示,王永利先生的讲座令他对现代货币体系有了初步的理解与认知,也启发他在今后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以做学问的态度不断挖掘知识,实现自我素养与认知水平的逐步提升。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唐明勇教授为王永利先生颁发“广商大讲堂”特聘讲师聘书和莅临演讲纪念证书。会后,王永利先生参观了我校数智展厅。

品牌宣传部 陈一奇 (2).JPG

王永利先生主讲

品牌宣传部 陈一奇 (8).jpg

王永利先生与现场师生互动

外拍 (5).jpg

现场师生认真听讲

品牌宣传部 陈一奇 (4).jpg

学生为王永利先生送鲜花以表感谢

外拍 (1).jpg

王永利先生为师生签书

外拍(10).jpg

我校聘王永利先生为“广商大讲堂”特聘讲师

品牌宣传部 陈一奇 (3).jpg

我校党委书记唐明勇教授为王永利先生颁发莅临演讲纪念证书

外拍 (8).jpg

王永利先生参观我校数智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