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广州商学院教师发展论坛第1讲在求真楼四教第一报告厅顺利举行,特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崔耕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与在座教师一同破解高质量科研的奥秘。在讲座中,他系统阐述了高质量科研的关键维度,并结合前沿案例进行实战解析,为教师们提升科研素养、实现专业突破指明清晰方向。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管理学院承办。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2025年新入职博士及硕士教师、相关学科教师代表参加本次讲座。张燕校长助理主持论坛。
张燕对与会教师和嘉宾表示欢迎。她指出,教师发展论坛以为教师团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示范为目标,帮助教师明确专业成长方向为动力,是学校推进新教师融入、跨学科科研合作的重要实践。希望教师们借此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进而夯实学校的科研人才基础。
崔耕教授以“高质量科研探索及项目展示:从比较评论到竞争洞察”为题,以团队研究项目“属性特定非对称竞争的深度学习”为展示案例,通过分析其研究动机与亮点、新颖度和贡献、研究设计思路,揭示了研究者应如何通过方法创新与AI赋能,将产品比较评论转化为竞争洞察的“金矿”。
崔耕教授进一步阐释了高质量科研的标准与路径、核心价值和具体体现。他提出,高质量科研是个人力、脑力、时间、资源密集型的事业。高质量科研应包括“新颖的技术路径、严谨的混合研究方法、对竞争理论的重要贡献,以及深刻的实用洞察”四个维度。高质量科研还需满足三个关键条件:选题要兼具新颖性、重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设计要紧密围绕研究问题展开;做好团队管理合作。在研究方法创新与AI赋能方面,崔耕教授表示,要注重多方法融合,以打破单一方法的局限,实现三角验证,获取更稳健的结论;要注重将人工智能作为研究助手与核心方法,借助前沿技术发现研究前沿和关联,挖掘非结构化数据的巨大价值,最终实现理论突破与产业应用的双赢。
崔耕教授引用汽车行业经典研究案例,深度解读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详细展示了团队如何通过运用深度学习与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优化关键属性的可操作战略依据,直接助力合作车企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有效提升,以揭示高质量科研中“数据-方法-决策”全链条创新的具体应用。
讲座中,崔耕教授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分享了丰富的学科视角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与会教师受益匪浅,纷纷表示,高质量科研始于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性“比较评论”,成于对深层逻辑与研究空白的“竞争洞察”,最终实现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破局”。这不仅是一套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提升科研格局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思维。
在提问与互动环节中,崔耕教授与广商教师进行亲切互动,并就“新教师如何获取高水平研究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培养问题意识”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他认为,获取高水平研究数据关键在于转变思路,从“索取数据”转向“共创价值”;研究者应致力于成为能驾驭AI工具的“引领者”,始终保持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以确保研究的创新性。
讲座后,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学校图书馆。
张燕校长助理主持
崔耕教授授课
全体合影
与会嘉宾参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