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广州诗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学校校友会常务理事、2003届电子商务专业校友罗映武,深圳美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美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学校校友会常务理事、2006届城乡社会管理专业校友赖宏鑫,上海锦天城(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学校校友会副会长、2006届法学专业校友杨海燕,马克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校友童叶做客我校“广商大讲堂总第18讲”(企业家讲堂第2讲),深度解读湾区创业密码。学校领导、校友代表、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以及媒体朋友们近千人在求真文化中心参加活动。
四位优秀创业校友走进广商大讲堂,深度剖析当下创新创业局势,倾情分享了创业心路与实战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创业感悟,生动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困惑,带领广商学子体会真实的创业过程,点燃创业激情与梦想,培养敢创会创的精神,引导同学们探索创业的奥秘。
罗映武以“未完待续:永远在路上的创业者”为主题,从创业萌芽、征程、悟道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罗映武的创业之路始于校园内创办电子商务协会,执着于对商业模式的深入探索。他始终将学习、探索、坚持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总结出四点通关法则。罗映武从B2B电商平台、医疗器械、外贸、AI健康管理服务等10个行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他表示,创业成功要做到真正的热爱,永远保持好奇心,在新的领域里不断地学习;面对任何外部环境的困难,要学会拥抱变化;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寻找自己正确的道路,积累经验;人生少即是多,要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罗映武寄语广商学子别向内卷、躺平妥协,要永远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自我成长,创造各种可能性。
赖宏鑫以“从乡镇青年到连续创业者”为主题,从特殊资产投资与运营、医疗美容等业务领域,分享自己的创业和投资成长历程。赖宏鑫认为,学校是人生的试验田、梦想的孵化器。作为乡镇青年的他初到广州,就深刻认识到差距。因此,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锻炼丰富自我,清晰了要成为一名创业者的人生目标。赖宏鑫全面剖析了首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深入分享二次创业与投资第二增长行业成功的原因。“创业初期做减法(专注),后期做乘法(复制),创业的初期要舍9取1,把1打造到最优势,后期要不断地复制1,速度才会更快”。他表示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请重视每一次重要的选择。赖宏鑫提出,任何行业都会受到政策、行业、技术等多重动因叠加影响,强调创业投资要始终坚持四维思考,遵循强化认知、顺势借力、产融结合、可复制化的创业逻辑。
杨海燕以“在法律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的成长轨迹”为题,分享了青春洋溢的校园生活、蜿蜒曲折的创业之路和淡然自若的感悟心得。她认为,“大学生活是塑造能力的最佳阶段,确实能够将鹅卵石打磨为宝石。”丰富的校园实践经历不仅锤炼了自身综合能力也增强毕业后创业的自信心。杨海燕总结了创业路的三个关键词:主业努力、职业提升、业余投资,结合“自己找案办案”“成为大型律所高级合伙人”等丰富的职场经历展示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律政大片”。她以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鼓励女孩“不要成为缠绕大树的藤蔓,自己自立自强才能自信从容地生活。成为女王远比王妃好。”勉励广商学子要做新时代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创业路上高格局、有胸怀的合伙人,人生旅途中坚强勇敢、笑看风云的奋斗者。
童叶以“找好玩的人,做有趣的事”为题作分享。“我在毕业10周年返校活动时收到大学时写给自己的信。信里的话是网上抄的,但今天我想补上一封真诚的信——给所有正在寻找方向的你们。”他以真诚且幽默的语言开篇,生动形象地分享了自身的创业经验,解锁文化创意领域的创业故事,揭开IP商品商业化、潮玩礼物的出圈密码。他鼓励广商学子将兴趣转化为可持续的事业,并坦言:“创业的本质,就是永远做年轻人的事。” 童叶认为,要在“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和投入产出比值最高的”三方面的交集点去思考和选择创业的方向。不管大小企业,要坚持在消费者不变的底层需求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他提出,创业要有坚定的“乌龟”精神,保持好奇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要有独特的“刺猬”思维,专注且坚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创业战略定力;要有别样的“蜜蜂”智慧,寻找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最佳创业伙伴,才能发挥群体协作的最大效能。
在校友沙龙访谈环节,四位优秀校友围绕“创业动机与准备”“决策与风险”“职场核心力”“社会责任”等主题,聚焦在创业征程中的探索与突破,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和行业见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创业道路上的风雨与荣光,也深刻启发了在场师生的创业思考。
罗映武、赖宏鑫、杨海燕、童叶依次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课程、社团、实践等经历,表示要根据个人兴趣积极尝试,通过实践不断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有选择性地专注于某些领域,针对性地锻炼提升自己,培养全局观念,用战略的眼光考虑问题。
面对经济周期波动或政策调整,如何在企业“稳健生存”与“创新突破”之间找到平衡点。罗映武结合诗悦网络在游戏行业的探索与发展,提出公司定位最重要的是稳健,长远发展要准确把握行业本质、核心,开发高品质、有趣好玩的游戏,保持足够现金流,建立护城河,快速适应行业变化和政策变化,在稳定的基础上再微创新,实现效能与效益的双提升,以推动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赖宏鑫就自己第一次房地产创业经历梳理了创业的要点,引导同学们准确认知创新创业。他指出,创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也是比打工更艰难的事情。顺势而为很重要,好的赛道、好的趋势都会让创业事半功倍,选择顺势的行业赛道,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寻找优质合作伙伴是创业者必须做出的关键战略决策之一,只有找到那个与自己同频共振的合伙人,才能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面对不少同学关于“学生思维”到“职业思维”的困扰,杨海燕坦言,从学习到创业面临着思维范式的转换。“要读书,但是更要有方向。”她表示,学生到职场要进行角色、认知、综合能力等一系列转换,无论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要在学生阶段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选好方向、打好基础。直面未知的勇气,既源自深厚的专业素养,也离不开迎难而上的行动力。
就业还是创业?就毕业生面临的常见问题,童叶认为,商业、资源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历练、打磨,积累更多经验,基于细分赛道或者跨赛道再去选择创业,成功率相对来说会更高。“虽然我是一毕业就创业了,但以现在的经验来说,我认为毕业后先就业再尝试创业更合适。”他强调,如果有创业的想法,更应该在企业里把握每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不怕吃亏,去了解、去学习、去理解底层逻辑,准确明晰商业模式,储备自我创业能力。
活动现场,广商学子热情高涨,与四位校友嘉宾积极互动,围绕“怎样才能够平衡不同领域的精力投入”“如何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如何适应潮玩及衍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校友嘉宾们勉励广商学子现阶段仍然要打好基础,想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基于原始驱动力,努力做好心之所向的事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创业往往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发生。
本次讲座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为现场观众的思维注入了创新创业的新活力。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李佳嘉同学表示,校友们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创业路上的挫折与蝶变,让自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敢为人先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在资源匮乏中寻找转机、在质疑声中坚守方向的魄力。2009届外国语学院校友吴浩铭说道:“毕业后也常常关注到“广商大讲堂”,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平台,每一次讲座主题都涉及不同的前沿领域,为广商学子和校友提供了拓宽视野的好机会。”
会上,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我校名誉校长李晓教授为罗映武、赖宏鑫、杨海燕、童叶颁发“广商大讲堂”莅临演讲纪念证书。
罗映武校友分享
赖宏鑫校友分享
杨海燕校友分享
童叶校友分享
校友沙龙访谈
广商学子积极互动
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我校名誉校长李晓教授为四位校友颁发莅临演讲纪念证书
广商学子为四位校友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