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 https://www.sohu.com/a/195489369_651369
南方新闻: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9/29/c708004.html
百度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9879324552437494&wfr=spider&for=pc
9月28日,广州商学院校长杨文轩教授给该校电子商务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上主题为“崇德修身——人的终身课题”的“校长思政第一课”。他从崇德修身的意义、内涵、践行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崇德修身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固守家庭美德。他在授课中引经据典,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让学生受益匪浅。以下为讲稿原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就一直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中突出了“德育”的基础地位,体现了“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作出明确要求,对人才规格具体化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现实社会的呼唤,是中华民族复兴应有之义,也是个人发展和幸福的终生课题。
一、崇德修身的重要意义
(一)崇德修身是人类社会亘古未变的追求
崇德修身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中首推儒学,儒学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把“立德、立功、立言 ”当作三不朽。修身的境界:仁。什么是仁?一是仁者爱人。二是“ 恭、宽、信、惠、敏”。东方文明强调家国情怀,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社稷之远,都要心怀天下。新中国建立后,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确立为党的教育方针。从世界范围看,西方文明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从古希腊农业文明,到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西方文明突出个人权利,但从西方文化价值剖析,依然把人社会化作为首要任务。只是西方文明立足人性“恶”,即原罪说,人是来赎罪的,必须用法律约束。东方文明认为人性本善,应该以道德来教化。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是洛克,马克思也专门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现在经常谈论的贵族精神,责任和担当,仅是道德修养的一部分,西方文明中还有宗教信仰问题,从社会层面上统一人的信念皈依。
崇德修身是现实社会的呼唤,是中华民族复兴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巨大,发展之迅速,是举世公认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日可待。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价值重构成为突出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成为时代的诉求。
(二)崇德修身是个人发展和幸福的终生课题
崇德修身是为人之本。“人无德不立” 、“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中华传统文化深刻揭示了崇德修身是做人根本。第一,崇德修身彰显人性光辉。道德是人的本性的端正,展现人的德性内蕴,彰显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第二,崇德修身奠定人生基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崇德修身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前提和根基。第三,崇德修身铸就幸福人生。《国语》有言:“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德行是幸福的基础,缺少道德却福禄隆盛,正如没有打好基础却只顾厚筑城墙一样,注定离坍塌的日子不远。第四,崇德修身提升人格境界。品德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的人格境界。中华文化自古便有追求崇高人格的传统,《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将“立德”置于人生“三不朽”之首位。
崇德修身是立业之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关于德行是立业之基的深刻思想。我的座右铭是:一切成功是做人成功,一切失败是做人失败。历朝历代选人也都是德为先,《资治通鉴》首篇就谈到选人问题。第一,崇德修身,可以为成就事业提供“源动力”。加强崇德修身,有助于树立远大理想,涵养高尚情操,锤炼坚韧毅力,从而为干事创业提供不竭动力。第二,崇德修身,可以为成就事业赢得“感召力”。古训“德不孤,必有邻”告诉我们,有德之人必定会有人跟他志同道合,相伴而行。第三,崇德修身,可以为成就事业提供“免疫力”。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的道路离不开“德”的保驾护航。只有严以修身,加强品德修养,才能确保人生航向不偏离,不断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二、崇德修身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崇德修身,是指崇尚和奉行德的教育和言行举止,以德来锻炼、修养自身。崇德修身所指的德包含三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一)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是指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助人为乐,是指当他人身处困境时,将他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爱护公物,是指自觉爱护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保护环境,是指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遵纪守法,是指自觉遵守纪律和法律。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核心是职业忠诚。当一天和尚必须撞好一天钟!你可以对单位不认同,不可以对职业不忠诚。气不顺了,钱没给够,可以走人!但对职业不忠诚,永无立身之地。爱岗敬业是指热爱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专心、认真、负责任的恭敬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诚实守信,是指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骗别人,讲求信用,信守承诺。办事公道,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共道德准则为标准,秉公办事,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服务群众,是指在工作中,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奉献社会,是指在工作中讲奉献,不求名、不求利、不索取,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
(三)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怎样才能处理好呢?
首推家里讲情,少讲理,避用法。其次突出尊老,一部红楼梦围着贾母。再次讲平等,发展对方,成就自我。最后讲放手,婆媳这对关系放不开手会有矛盾。尊老爱幼,指的是尊敬长辈,爱护晚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科举之前是推荐的方式,推荐内容主要是“孝廉”,称“举孝廉”。父母在,我们尚有来处;父母去,我们只剩归途。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力,负有同等的义务。夫妻和睦,是指夫妻之间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勤俭持家,是指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避免浪费。邻里团结,是中华民族讲友谊、重情感、安居乐业的人文情怀和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三、做崇德修身的自觉践行者
首要是读书,解决心智问题,知书达礼。王阳明提出“攻山之贼易,攻心之贼难”。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容貌40岁以前是父母给的,40岁以后面貌是自己给的,读书使人有趣味!
(一)遵守社会公德
1.讲文明礼貌。“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的行为举止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去培养。 讲文明礼貌,就要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仪表端庄就是要做到着装朴素大方,站立行姿势端正。语言规范就是要做到语感自然、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简练;要用尊称敬语;不用不文明语言。举止得体就是要做到态度恭敬、表情从容、形象庄重。待人热情就是要做到微笑迎客、亲切友好、主动热情。
2.要乐于助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助人为乐在社会上蔚然成风,那么,你就能随时随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讲,“助人”也就是“助己”。
3.要爱护公物 。一要爱护本单位的公物,做到公私分明,不占用公家的财物,不化公为私。二要爱护公共设施,如电话亭、路灯及有关通信线路、交通设施等,还要包括保护文物古迹,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三要制止侵占、损害、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同侵占、损害、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关心和爱护公共财物。
4.要保护环境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环保意识,已经成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张家港市长说,随身带废品袋必是张家港人,一下子全国皆知,文明成为他们的城市名片。
5.要遵纪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其中之一是全面依法治国。遵纪守法,首先要知法。法是做人底线,必须有敬畏之心!每个公民都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搞清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其次要守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法制经济,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要护法。有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扶正祛邪,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努力为他人、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恪守职业道德
1.要爱岗敬业。首先,要有献身事业的思想意识。人是为生活而工作的,也是为工作而生活的,应当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看待。献身于事业就是要把自己的才华、能力以至于生命都投入到事业当中去,认认真真、毫不马虎。第二,要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专心致志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人才的相对饱和,用人单位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踏踏实实工作,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所以,干一行、爱一行在今天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爱岗敬业要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天。提倡爱岗敬业,并非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呆在某一个岗位上。然而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认真负责地工作一天。岗位、职业可能有多次变动,但对工作的态度始终都应当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2.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到诚实守信,首先要有诚信意识,约束不诚信行为,让诚信付诸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次,对于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轻易许诺,承诺了就必定去实施,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再次,脚踏实地做事,实打实地做事情,不搞虚无缥缈的东西,事情做得不对就是不对,而不是找借口。最后要有时间观念,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3.要办事公道。第一,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正确处理执法中的各种问题。第二,在体育比赛和劳动竞赛等裁决中,提倡公平竞争,不偏袒,无私心,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决。第三,对群众一视同仁,不论职位高低、关系亲疏,一律以同志态度热情服务,一律照章办事,不搞拉关系、走后门那一套。第四,在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做到诚信无欺、买卖公平。称平尺足,不能以劣充优、以次充好。
4.要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人生境界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第一,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第二,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为社会作贡献;第三,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不计报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三)固守家庭美德
1.要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当知报答,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爱幼要讲究艺术。对子女应当做到爱和严相结合。当然,严格要求并不等于体罚。有的家长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必须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孩子纠正错误,改正缺点,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男女平等。要摒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要实现男女平等,当然需要男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妇女自己也应当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自我确立生活目标,自我选择生活道路,自我驾驭生活航船,自我主宰个人命运,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去学习、去拼搏、去创造,实现自我,做一名既是“生活主人”、又是“事业强者”的时代新女性。
3.要勤俭持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多数家庭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勤俭持家并未过时,我们所说的勤俭持家是以“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为原则的。勤俭持家就是要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第一,不盲目攀比,不追求不合实际的高消费,“别人有汽车,我家也得有”,“别人有别墅,我家也要有”等思想要不得。第二,适当增加精神消费的比重。单纯考虑物质上的满足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空虚。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消费结构,把精神消费提到重要地位,把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购买书籍、家庭成员继续教育上,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4.要团结邻里。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越来越近,而与自己对门而居的邻里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有的甚至对门对住了好几年,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着重要做到“四互”。“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切忌搬弄是非。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如看电视、听音乐、唱卡拉OK等声音要适当,浇花、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互助”,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观念,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一旦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双方都不必斤斤计较,要讲风格、讲谦让,能解释的就解释清楚,不能解释的就让一步,互相让一让就过去了。“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理解邻居的职业,谅解邻居的苦衷。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品头论足,多一点相互学习;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热忱关怀。
如何修身?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