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教育技术国际会议(IFET 2025)”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智启新程:共筑智能教育新生态”为主题,云集了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我校现代信息产业学院院长聂瑞华教授与院长助理王艳芝老师参加大会,并在论坛上分享了论文研究成果,展现了学院在智能教育与产教融合前沿的探索活力与创新实力。
在11月15日下午举行的“青年学者论坛4”中,王艳芝首个登场,作了题为《产教融合视域下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画像构建与实证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当前人才供需错配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基于AI大模型的“岗位—课程—学生”三位一体智能画像体系。研究基于在广州商学院的实证数据表明,该方法在能力识别精准度、课程与岗位匹配度及学生就业效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产教融合从宏观经验判断向微观数据智能驱动的范式转变,为精准育人提供了可信赖的路径。
在“平行论坛一:智能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探索”中,王艳芝系统阐述了其创新的“AI外挂论”。她指出,人类五感信息皆可被数据化,而AI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超越性潜力,理应在相关领域承担主要角色;而在情感、想象力与人性直觉等难以数据化的维度,人类仍占据主导。基于这一分工,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AI在技术层面是“工具”,在交互层面是“伙伴”,但其终极价值在于作为“外挂”——一种能单向增强人类、被动响应却主动执行,最终与人深度共生的智能实体。该观点为智能教育中的人机关系提供了全新理论视角,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
聂瑞华作为项目指导专家与通信作者,全程参与了学术交流,并与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同行,就智能教育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参会是学院科研实力的一次精彩亮相。未来,现代信息产业学院将继续深化“AI+教育”创新实践,致力于将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构建高质量教育新生态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现场

王艳芝作学术报告分享

平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