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术沙龙第10期在第二行政楼308会议室举行。王友贵教授作了题为“文本细读 Bertrand Russell: A Free Man’s Worship(伯特兰·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的主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鑫及外语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王友贵教授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大环境,分析了罗素的思想观念,以此带领老师们一段一段地阅读这篇文章。罗素开篇叙述了科学对于“人”的看法,在科学的视角下,人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注定要消亡,世界在无意义地存在着。罗素认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有对于“善”的意识和追求,追求“善”就要从内心中保持“善”,拒绝“恶”,从而获得对于外在不完美世界的自由。罗素的无神论认为宗教是人性之“善”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神创造了人。整篇散文逻辑流畅,笔法庄重,充满了隐喻的手法,洋溢着理想主义者的热情。王友贵教授指出,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罗素这样的纯粹主义者正是人们所需要的,罗素的思想曾经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地影响。讲座尾声,王友贵教授和老师们结合罗素的观点和写作方法,就目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学术沙龙活动,老师们不仅在英文散文知识方面大获裨益,在对英国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的认识上也得到了提升。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