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是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教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以往的听课都是以“听教师上课”为主,重点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流程,容易给上课教师造成压力。在期中教学检查过程中,外国语学院基础教研室创新听课方法,在11月7日和14日分别举行了两场2016级“基础英语”研讨课,授课老师为王均宜和王婷,参与听课的老师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袁鑫、基础教研室主任皇婉贞以及教研室内的其他老师。
在听课之前,参与研讨课的教师首先开一个简短的碰头会,强调本次听课不是评论教师上课的好坏,重点是观察学生在整堂课上的表现,每个教师选好自己要观察的对象,记录学生上课的行为,思考学生的听课方式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听完课后,各位老师针对自己所观察的学生就其课堂表现进行了交流,大家发现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全程记笔记,紧跟老师思路;有些学生进入状态比较缓慢,通过小组合作与上台表演,才逐渐融入课堂;有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却疏于记录上课的重点;还有极个别学生则全程与老师零互动。
通过对以上各种学生的上课表现进行观察,各位老师各抒己见,集中讨论了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促使不同的学生积极投入于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袁鑫提出,部分学生虽全程紧跟老师互动,认真记笔记,但实际学到的内容却没有得到及时巩固,属于“情感式投入”上课,这种学生可以通过引导思维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做笔记的方法,而皇婉贞也给老师提出建议,首先老师自身要明确本学期的目标,然后再将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更有方向。
以“学生”为主的听课方式把老师的注意力引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再停留于研究教授课本和语言知识体系本身。听课的记录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同行中获取教学经验和灵感,为自己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同时,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也不是简单的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听课变成了信息补全和教学咨询,两者间的紧张关系也会大幅消减,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