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教学反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组于4月25日分别召开了期中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思政部主任权麟春、学生处处长何柏略、副处长胡桂花等出席了座谈会,任课老师代表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老师们授课认真,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讲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老师们具有亲和力,课堂上能很好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后能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课程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运用案例及数据,内容生动具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同时,学生表示,面临未来的职业发展常常感到迷茫,希望老师和学校能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切实帮助学生走出迷茫。 任课老师代表就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探讨:一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课程结构与内容日渐成熟;二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三是要优化教材选用、时间跨度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设计、课后作业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等。在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后,胡桂花分别就相关问题作了回应。 最后,权麟春进行总结。他表示,思政部非常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教学,通过师生座谈会听取师生有益的信息反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他认为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相长很重要。他对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一是要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思想上重视,正确认识课程价值,再转化为行动,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要把课堂理论内化成自己的定位,明确职业定位,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坚定理想,注重积累;三是要注意学以致用,结合专业等个人情况尽早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扎实完成课程各项学习任务。他希望教师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与成长需求,授课过程力求与学生专业、职业意向等实际相结合;二是修订课程教学方案与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三是优化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与各类比赛高度融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多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四是在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在2-3年内自编符合广州商学院学生需求与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五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打铁还靠自身硬”,要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能力,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本次师生座谈会作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对这门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管理细化、师资培养等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生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