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备好课上好课,进一步夯实“大学思政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集体备课

“大学思政第一课”是指学生进入大学所上的第一门思政课。对于我校学生而言,大学思政第一课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第一门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对于以后开展其它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夯实大学思政第一课,突出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先导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于9月13日下午在第五行政楼402会议室开展了基础课集体备课。参加备课会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权麟春,副院长王相东、余九林,以及全体基础课老师。

  老师们围绕如何上好大学思政第一课,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地剖析,亮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阐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示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论证教学过程。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在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意见,对上好大学思政第一课更加有信心、有决心。

  王相东指出,上好大学思政第一课不但要求老师们把理论讲深讲透,还要求老师们加强课堂管理,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权麟春强调,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政第一课,是讲如何“做人”的课,所以必须要向学生讲清楚,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懂法守法的人。为此,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这些道理讲清讲透,学生就能深深感受到这门课程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基础课作为大学生思政第一课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进一步指出,老师们上课要有激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同时也要有热情,关心学生,这样才能感化学生。基础课本身的实践性很强,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触动学生的灵魂,奠定思政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备课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