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优秀课程示范作用,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检验课程建设成效,根据《广州商学院优秀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广商教字〔2024〕67号)和《广州商学院关于开展 2025 年度优秀课程结项验收工作的通知》(广商教文〔2025〕71 号)等文件要求,10月15日上午,国际学院在求真楼三教304智慧课室成功举办了校级优秀课程结项公开示范课评审暨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由校级、院级督导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现场评审。学院积极动员,教师参与热情高涨,现场观摩人数达18人。
学院本次参与结项验收的优秀课程(“人工智能+”试点)为《兼并与收购》,课程负责人是青年骨干讲师张若凡。
课前,张若凡通过超星平台分析了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借助知识图谱以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统计结果,由此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新知讲授环节,张若凡围绕“杠杆收购的定义与成因”“托宾Q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和“经典案例的深度剖析”三大核心板块展开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他以概念阐释为基础,辅以“智谱清言”的AI助教功能,帮助学生从估值角度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在解析杠杆原理时,张若凡借助AI生成代码,构建了并购案例库,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托宾Q值与并购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学生对抽象理论有了直观的理解。在课堂巩固环节,张若凡运用豆包软件生成虚拟数字人,学生可与AI助教自由对话、实时答疑。这一互动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课外认知视野。
本节课还紧密结合“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例,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攀升历程,增强民族自信与家国情怀。课程尾声,张若凡通过超星平台设计课堂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实时监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教学闭环。
该门课程的结项公开课以学生为中心,呈现了一个互动高效、启发性强的高阶课堂,获得了评审小组成员和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此次公开课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教学改革的积极成效,为我院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优秀范例。国际学院将以此次评审验收为契机,充分发挥优秀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夯实一流课程建设基础。
张若凡《兼并与收购》公开课现场
学生使用AI软件展开讨论学习
国际学院教师观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