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促发展——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先行先试,助力教学水平与师德水平建设工作

日前,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在人事处、教务处、评建与督导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启动了“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与学”课程改革分享案例征集和2018年教师培训课题校内公开招标工作。这是我校为深化“以评促建”工作,助力强化教学水平建设与师德水平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平,引导教师回归本分、回归初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团队”为突破口,提高教师培训水平与质量,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优势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措施。
  学校领导班子对教师培训培养高度重视。副董事长郭小聪在人事处座谈会上对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给出了宝贵的意见,指出要借用网络平台发现教师授课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督导听课的效率,有好的课件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给新教师学习;同时他也很关注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情况,表示会大力支持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希望教师的培训培养提升工作能得到蓬勃发展。党委书记吕泉荣提出,教师的培训培养除了要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要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与交流,希望教师发展中心能组织优秀教师分享交流优秀师德师风事迹,对如何做好一个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开展专题学习与交流。副校长刘根正对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计划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对建立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团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人事处处长吴小丽表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与学”课程改革分享案例征集为2018年新教师培训中关于“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与学”工作坊的前期工作。该项培训以课程改革案例分享的形式实施,旨在培育新任教师参与“以培养能力为本”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意识,提高新任教师“以培养能力为本”的应用型课堂教学能力。各教学单位可推荐近一、两个学年实施的某门改革课程的任课教师或团队负责人结合课件展示进行案例分享。案例遴选条件为应用型课堂教学特征比较明显,能够体现“以培养能力为本”;改革力度较大,特色比较明显,或有一定的亮点,教学质量较高;示范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这项工作也是教师发展中心、评建与督导办从一个侧面对本学期教学重点工作——“三一”工程的“一教师一优课”子工程工作基础的一次初步调研,是在一定层面上对“一教师一优课”经验的一次有建设性的交流活动。
  2018年教师培训课题校内公开招标有7个选题,分别为课堂讲授教学基本功修炼、如何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互动、影响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问题改进、课堂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应用型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主要来自2018年新教师培训和基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两个模块。培训对象为近两三年进校的新任中青年教师和各教学单位选派的教师,也欢迎有培训意愿的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经评审通过的中标单位或个人在指定期限内,将为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某一培训课题的内容设计、师资安排、培训实施、质量评价、服务支援等工作。参与投标的条件为我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各教学单位,或本校教师个人与个人自组的培训团队;具有一定的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业绩成果和研究积累;主讲人(主持人)原则上须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的本校教师,或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
  目前,上述两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各单位和教师反应积极,部分单位和教师个人已陆续提交申报资料。
  教师发展中心将与各单位、各教师就如何开展教师发展与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坚持为教学和教师发展竭诚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提升教师师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工作重点,以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为工作抓手,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培训途径,创新培训方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持。